家居数字化研究院家居数字化研究院家居数字化研究院

商业地产与艺术“联姻”如何减少审美分歧?

  近日,“众皆悦之——严泽明当代艺术展”在广州长隆—万博CBD举行。类似的艺术展,由于在高档商业项目频繁亮相,正成为企业自我推广和营销的热门手段,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背景下,广州今年开始在中心城区发力培育和做大做强五个世界级地标商圈,集多种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亦迎来风口。文化艺术的介入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该如何看待艺术与商业的兼容发展,以及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格局变化?围绕上述话题,南方产业智库10月12日主办线上“南方智享会”,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广东省国学学会会长王焱,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创始人、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魏湘洋,以及评论家、艺术家高鹏飞三位专家就艺术与商业地产如何传递城市美学进行圆桌讨论。

  ??广东省国学学会会长王焱:

  艺术商业可提升城市美学气质和品味

  珠江新城东塔以及长隆耀胜新世界广场正在打造的艺术购物中心K11,是广州市民较为熟悉的艺术商业的标本性存在。在王焱教授看来,艺术商业和艺术地产的建造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资源,往往是城市的高地,甚至是地标,可以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味。

  “广州的城市叙事,既要有城市之巅的高度,也要有城市之腹的温度。”王焱说,期待艺术商业成为打开城市文化精神和审美风尚的新窗口,打造有高度的温暖生活,尽可能地发挥艺术空间的公共性,让各个社会阶层的公众都有获得感,让忙碌的都市人更便捷地享用到多维度的审美愉悦,收获高质量、高饱和度的时间。

  艺术在商业综合体中承担审美愉悦功能

  艺术和商业,既有超功利、超越商业性的一面,也存在互利互生的关系,能够双向赋能。王焱认为,艺术商业为艺术家走向大众、为艺术走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原本比较小众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传播,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撑。同时,艺术的介入会对商场和人居环境的功能与调性进行空间升级,在商业综合体中承担着重要的审美愉悦功能。艺术商业让商业以一种更柔软、更具精神性的姿态呈现,确实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美学气质和品味。“我们不应苛责商业机构去承担政府或艺术家的职能,但如果商业机构能够对艺术精神本身抱有更多的尊重,则会赢得更广泛的社会美誉和更长久的商业利益。我也相信,能够真正懂艺术、爱艺术,用艺术为自身赋能的企业,都是长期主义者,他们愿意做时间的朋友,最终亦能得到时间的回馈。”

  传统艺术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迭代

  随着当代艺术大张旗鼓在各类商业综合体和住宅楼“登场入室”,传统艺术是否面临着被日益边缘化的尴尬?

  “当代艺术在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艺术并不会式微,它跨越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来到我们面前,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和考验,这充分说明传统艺术内在强大的生命力,它站在中华民族集体审美无意识的深处和高处。”王焱说。

  至于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王焱认为,传统艺术需要在新的时代进行自我迭代,这是艺术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的法门。传统文化就如同苏东坡讲的“无尽藏”,但“以古用古”不是这块宝藏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要用今天的话语、今天的思维、今天的生活方式重新激活宝藏的威力。如今的“国潮风”就是传统艺术与时尚潮流交融碰撞的结晶,其兴盛也印证了传统艺术可以常新长青的生命力。

  近年,一些公共场所的艺术介入也引发过丑怪、低俗、暴力等争议话题,这与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明显存在冲突。

  王焱表示,“既然是公共艺术,当然有公共性,就要尊重公众的审美趣味。”她认为,“我心中理想的公共艺术要兼具公共性与个体性,兼具观念传达的深刻与艺术传达的生动,在艺术精神和公众趣味之间取最大公约数,尽可能地让公众能够比较直观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生命启示,在审美中实现自我生命的慰藉和超越。”

  ??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魏湘洋

  艺术为城市空间带来聚合和集结效应

  公共艺术作为呈现当下、着眼未来的一种文化生态,已经被公认为是加快城市文明发展进程、助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广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如何,艺术地产在公共艺术推广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魏湘洋认为,随着文化复兴、文旅融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市空间建设、大众美育等各项与公共文化艺术发展命题相关的政策的出台,作为建设个性化的、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的重要方式的公共艺术成为当下及未来几十年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广州是千年商都,既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广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贯穿古今、融汇中西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城市文化。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中国连接、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拥有发展公共艺术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

  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迎来文化以及文化艺术设施升级的热潮。魏湘洋认为,有部分房地产企业作为城市空间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其实早已意识到,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能带来聚合与联结效应,并已经在实践和探索以艺术介入来赋能城市发展和助力城市空间升级的有效路径。

  公共艺术可以理解成是结合空间区域的整体文化特色,塑造的一个新的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磁场,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魏湘洋期待,广州公共艺术将逐步聚焦各方资源,打造出本土公共艺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源、能量场,拓展城市人文新空间、新维度、新标高。

  ??艺术家、评论家,南方产业智库专家高鹏飞

  广州城市地标建设要多融入岭南文化元素

  “广州文化特质除了低调务实,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平和。”近日,著名收藏家高鹏飞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和容易让有创造性的活动流于平庸,进而影响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开通商阜的通商口岸,外商云集,多元文化交汇,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未来应该打破这种平和,多与外界展开互动交流。此外,艺术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自我沉醉,要走出去与大众互动,特别是要走到热闹的地方去,才能越发有生命力。”

  当前,公共艺术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时尚潮流,亦成为广州城市建设和提质更新的亮点,开始大量出现在高档商业地产项目和城市的CBD里边。在高鹏飞看来,公共艺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城市发展和现代产业发展而来的,大量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对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气质发展了重要作用。“最常见的公共艺术就是现代高楼大厦建筑本身,比如广州小蛮腰、上海的东方明珠,这些城市坐标本身在视觉提高了公众对美的欣赏新高度。与此同时,装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空间,比如整洁漂亮的广场在无形中也对大众的行为规范起到了约束作用,在艺术的氛围中大众的行为也更得体、更文明。此外,随着公共艺术空间的优化,大众的观赏需求增加,周边的交通线路也相继开通,其他生活配套也愈发完善,因此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面貌的优化。”

  那么,公共艺术应该如何介入广州未来的城市建设,让广州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美学大放光彩?

  高鹏飞认为,首先城市的规划者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品味,其次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创新。“传统的广府文化也可很时尚,不能原封不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广州的地标建设,企业间互相攀比,似乎没有外国设计团队加持就展示不了世界水平,结果完全照搬外国的风格,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丢掉了。建议广州的现代建筑,尤其是城市地标建设,要多融入岭南文化的特点和风格,建筑艺术更需要传承。让年轻既能感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又能找到民族文化的自信。”

  南方日报记者 柴亚娟 冯善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居数字化研究院 » 商业地产与艺术“联姻”如何减少审美分歧?